作者:admin日期:2024-04-27 08:33:38浏览:118 分类:八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李白崇禧八字婚姻,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同一只眼看鲁迅
我只能说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今天的我们早已远离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远离了饿殍遍野、山河流血的空间。远离了歇斯底里的呐喊,取而代之的却是周作人的闲适,梁实秋的狂野……
鲁迅是一个狂人,所以他敢用手中笔做一把利剑直刺封建遗老的心脏,敢用冷目做一道闪电直辟卫道士的头颅。他的出现兆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久旱的中国终于迎来了甘霖。"救救孩子!"这个狂人如是说。中国人不是茹毛饮血的野人,更不是媚颜的奴才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太需要有一个力挽狂澜的狂人了。如果没有鲁迅,还有谁敢做一个狂人,谁又能做这样一个狂人呢?胡适?郭沫若?梁启超?我不敢想。
时代在变!或许是太熟悉这位狂人了,也许是开始厌倦了吧,今天的书店把鲁迅的书与叶灵凤,徐志摩,陈西滢,林语堂的书摆在一起,一个书架,一种历史,两种姿态,两种文人。世人所见的却是一种"公平"的选择,选择叶灵凤,选择那种虚伪?还是选鲁迅,选择忠诚?选择徐志摩,选择那种浪漫?还是选鲁迅,选择现实?选择陈西滢,选择那种高傲?还是选取鲁迅,选择平易。选择林语堂,选择那种逃避?还是选鲁迅,选择勇敢。现代人远离了民族的伤,也便远离了灵魂的煎熬,于是走近了闲适,走向了可以"高观"历史的闲情。这真是一种悲哀!
不知历史是否是太爱开玩笑,还是历史就是如此一副面孔,总是给自杀的所谓勇者更好的诠释。关键之时,未献身的,或称之为逃之夭夭的,便有人谓之曰懦夫,项羽自刎于乌江,王国维投身于未名,前者带着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羞愧,后者则带着满清的残留,这又能代表什么呢?而鲁迅未为国献身,大敌当前,他选择了逃,选择了自善其身,这何尝不是一种英明呢?鲁迅做到了这种英明,于是他也就能在那个年代更好地引导血气方刚的青年,"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不至于他们做无谓的牺牲,只要发出自己的一点光和热。难道一个懦夫就是如此吗?如果是,那么我们急需更多的这样的人,我要说的是,他,他不是懦夫,恰恰相反,他们是智者,智的化身!
随着时间的飘移,一个时代远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历史这个巨大的舞台,安静地坐在桌前写着历史的观后感,我想这是有失公允的。不过也无妨,历史毕竟是过去了,正如东逝的水,我们捧出的永远是上游的。至于下游的如何,乃至入海的水是否是苦涩的,没人晓得。但鲁迅的作品还在。他所戳穿的民族的炎症,并未痊愈。他所暴露的可耻的国民性,也深深浅浅残留于炎黄之后代的言行中。孔子说过,人不外乎有四种,圣人、闲人、凡人、小人。那么,如鲁迅那样,能前瞻历史,敢挺身而出指陈弊病,敢痛斥腐恶,于民族前途于己任,不是圣人,不是国魂,还会是什么?
鲁迅在我眼中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化身,一个智者。他冷傲,孤峻,敢怒,敢言,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他的文章只不过区区几百篇,其光辉却闪耀了几近一个世纪。他是一个封建礼教的终结者,一个封建婚姻的背叛者,一个几度沉陷于失望之中的彷徨者。一篇《坟》埋葬了五千年病态老朽的骸骨,一篇《呐喊》喊醒了沉睡千年的力量。试问,堂堂中华上下五千年,如鲁迅一般,三绝史家,又能有几?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应入同列吧。
"憎夜的人,也不但是孤独者,更是战斗者。"有人吟,"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这是憎夜人的自慰,在黑夜中,他彷徨,自嘲,他靠最敏锐的神经觉察到了一个时代的几近殆尽,期望着一个新生。为此他不懈地战斗着,默默地忍受着,甘心将自己吃青草所酝酿的奶哺育这个饥渴的民族。正如长江,正如黄河,汩汩千年,不变的是甘甜的乳汁;正如泰山,正如长城,屹立千年,不变的是巍峨的雄姿。鲁迅是国魂,国魂是鲁迅!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种精神世界需要这样的人,不可或缺的是一个可以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有利顺导潮流所趋,又集大智大勇于一身的民族智慧的化身,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是可怜的,可悲的……
当我们悠闲地坐在香茶的青烟缭绕之中,呷一口人间至间至味,翻开周作人,翻开梁实秋,打开一种玩弄文学的闲情之时,我想说的是,《乌篷船》固然好读,《雅舍》固然好看,而鲁迅给人的则是一种猛醒,让我们知道重任在肩……
现在的社会对 “小三” 总是充满着指责,那些正牌老婆对 “小三” 更是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其撕成碎片。
在民国时期有一位贵夫人,她的丈夫在外也有了外遇,但是这位贵夫人不吵不闹,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打退了 “小三” ,并且让丈夫终生只爱自己一个人。
这位聪慧过人的贵夫人,她的名字叫马佩璋,她的丈夫是桂系军阀白崇禧。
白崇禧与马佩璋原来是对恩爱夫妻,不过身为军人的白崇禧不能时刻陪着妻子。
当时的中国正处军阀割据状态,军人常常要远离自己的家人,在外面打仗防守。
白崇禧与马佩璋在桂林相守了4年后,也因为军务缠身而夫妻分居两地。
离开妻子的白崇禧耐不住寂寞,他犯了一个很多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白崇禧白天军务繁忙,夜晚枕边空空,他心情烦闷,六神无主。
白崇禧的不安与寂寞瞒不了副官的眼睛,这位副官天天想着怎么讨好自己的主子,他挑选了好几位美貌的女子,可是没有一个入白崇禧将军的视线。
那位副官急得团团转,忽然他灵光一闪,脑中浮现出未婚妻王氏。
王氏不仅长得花容玉貌,而且温柔多情,这样的女人一定能博得长官的好感。
为了自己的仕途,副官连哄带骗将王氏送到了白崇禧的怀抱。
反正天下美人多得很,将来发达了,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
想一想,这个副官真够自私的……
果然不出所料,白崇禧见到了王氏,人一下子精神起来,他抱着美貌的王氏,开心的眉开眼笑。
想那王氏本是个弱女子,她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现在白崇禧对她这么好,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生活了。
白崇禧为了能与王氏长久厮守,在外面寻得一处住宅,天天和美人儿耕田撒种,失眠症早就不治全愈了。
由于每天努力地工作,王氏的肚子有了反应,她怀孕了。
白崇禧知道后,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又要做爹了,忧的是如果让妻子知道了,可怎么得了。
王氏经过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儿子,白崇禧欣喜若狂,要知道,他与妻子只有两个女儿,现在情人给自己生了个带把的,他怎能不激动万分呢!
白崇禧看着儿子,吻着情人,内心别提有多高兴了。
而那个送美上门的副官当然青云直上,加官晋爵了。
王氏望着儿子,心中五味杂陈,她只是个外室,名不正则言不顺。
白崇禧知道“母以子贵”的道理,王氏为自己生了个儿子,照理说是应该给她一个名分。
可是,当初与妻子马佩璋结婚的时候,自己向妻子承诺过,此生决不纳妾,这可怎么办呀?
正当白崇禧左右为难的时候,马佩璋来到了丈夫的身边。
俗话说得好,纸包不住火……
白崇禧在外面的风流韵事早就传到了妻子的耳中,马佩璋是个极有主见的女人,她知道丈夫有了外遇,立即动身赶了过来。
在路上,马佩璋细细地想了一下,她决定不吵不闹,智取为上。
马佩璋出生于书香门第,她本人知书达理,才智过人。
马佩璋自从嫁给白崇禧后,便成为了丈夫的智囊团、军师,同盟军。
正因为如此,马佩璋知道丈夫离不开她,外面的女人再漂亮,也是绣花枕头一包草。
果然,白崇禧一见到妻子,立刻面露愧色,他小心翼翼地陪笑着,不知所措。
马佩璋并没有指责丈夫,她给白崇禧两条路,要么让外室留下,自己走人;要不让外室走人,自己留下。
白崇禧几乎想都没有想,就选择让妻子留下,他只是为了消遣寂寞,迷恋王氏的美貌,并未对其动过真情。
马佩璋听了丈夫的话,笑了,她早就知道丈夫会选择自己的。
丈夫那边已经搞定了,接下来就是王氏了。
虽然丈夫对外遇用情不深,但毕竟人家为你生了儿子,决不能让这个孩子拌住丈夫的心。
马佩璋找到王氏,她态度和蔼,话语恳切。
首先马佩璋感激王氏在她不在的时候照顾了自己的丈夫,然后又劝王氏为将军和自己的名誉着想,不要为此事毁了两个人的一生幸福。
王氏原来就是一个没什么主见的女人,她听到马佩璋的话,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马佩璋见状,更加温柔地握着王氏的手,劝她不如拿笔钱,把孩子交给自己抚养。
毕竟骨肉连心,王氏听到要与孩子分离,不由得珠泪滚滚,泣不成声。
马佩璋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劝王氏乘着年轻,不要被孩子牵拌,抓紧时间寻找真心爱她的人。
王氏见马佩璋这样说了,知道事情已经这样了,自己与白崇禧的露水姻缘不会有结果的,她只能认命了。
为了补偿王氏,马佩璋给了她一大笔钱,王氏拿到钱后,留下孩子,自动消失了。
事后,白崇禧觉得妻子给王氏钱太多了,马佩璋还埋怨丈夫太小气了。
马佩璋之所以给王氏一大笔钱,一是因为感激王氏识大体,二是为了给丈夫一个教训,让他知道出轨的代价。
白崇禧对妻子的宽容大度感动万分,他向马佩璋发誓以后再也不会找外室了。
马佩璋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化解了婚姻危机,从此以后,她与白崇禧相濡以沫,恩爱了一辈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佩璋为白崇禧生下了9个孩子,这其中包括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
至于王氏留下的孩子,马佩璋视同己出,白崇禧也从不说出真相,那个孩子一直以为自己是马佩璋的儿子。
马佩璋是白崇禧的贤内助,知心人,她在白崇禧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1962年12月4日,马佩璋因高血压症逝世于台北一家医院,终年59岁。
老年丧妻的白崇禧泪水涟涟,他的心碎了,他的魂丢了。
马佩璋的故事告诉我们,男人有了外遇不可怕,可悲的是,你在男人心中没有地位。
一个优秀的男人一定要有一个优秀的女人相伴,夫妻俩只有互相提高,互相成长,才能天长地久,恩爱如初。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各路军阀纷争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国军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
桂军常年活动于山地丛林地带,将士们身体素质普遍较好,极擅于长途作战,虽然他们的装备相对较差,但是作战意志顽强,不惧牺牲,在地方军阀中,也几乎是存活最久的。
这支“狼兵”的主要领导者是新桂系军阀李宗仁和白崇禧,他们亲密无间合作多年,被外人称为“李白”。这两人都在民国时期有着不俗影响力,但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土崩瓦解,败退台湾后,两人却因此走上不同道路,有了不同人生结局。
李宗仁在我党的感召下,于1965年辗转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受到我党多位高级领导人的欢迎。而他的老搭档——“小诸葛”白崇禧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966年12月2日凌晨,73岁的白崇禧赤身裸体,手指抓着床单,可以看到已经有大片床单被撕成碎片,他的身体发绿,桌子上还有未喝完的小杯饮品,等来人发现他时,已经暴毙几个小时。
那么白崇禧死相如此惊悚,这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非正常死亡的事,官方却声称他死于心脏病,这是想掩盖什么真相吗?
事后,蒋介石亲自带领200余人来到白崇禧家中吊唁,蒋介石动容地对这位政敌说道:“ 白崇禧很幸运,他是善终! ”
1893年3月,白崇禧出生于广西省桂林市,祖上世代都是书香门第,家中经营着粮油店,全家人不用为生活发愁,白崇禧自小就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在私塾里刻苦学习,几乎过目成诵,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
在他十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境自此没落,就在他准备放弃学业时,他的叔叔认为白崇禧天资聪颖,是块读书的料,就靠他改变家族的命运,所以送他到新式学堂继续读书,白崇禧也不负众望,在学堂中表现一如既往的好,得到校长李任仁的赏识,在后者的推荐下,白崇禧报考了广西陆军小学第二期,在全省千余人的竞争中,以第六名的成绩脱颖而出,成功进入该校接受军事教育的启蒙。
但开学三个月后,他因为训练强度过大,抵抗力下降,身患恶性疟疾,被迫退学,校方虽然为他保留一年学籍,但因他治疗时间过长还是将其名额收回。
等白崇禧治好病时,已经16岁了,他想继续学习,便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接受到新思想熏陶,立志毕业后也要参加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后,白崇禧饱含报国热情加入革命队伍,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白崇禧相继进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学习,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军事理论知识。
在这一时期,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复辟,在全国谩骂声一片的浪潮中暴毙,北洋体系崩溃,全国自此陷入了军阀混战局面,从前的北洋系分出直系,皖系,奉系等派别,地方新军实力较强的则有滇系军阀和桂系军阀(旧桂系)。
经过几年的南征北战,白崇禧部实力大增。1924年,他联合李宗仁成立“定桂讨贼联军”,击败旧桂系军阀陆荣廷部,次年又打败沈鸿英,完成统一广西全境的任务,两人正式成为新的国民党桂系军阀。白崇禧在统一广西的斗争中表现出杰出才能,人送外号“ 小诸葛 ”。
桂系也由此成为实力最强的地方军阀之一,虽然李宗仁是新桂系首脑,但是白崇禧多谋善断,胆识超人,也是该派系重要的负责人之一,两人展开合作,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北伐战争是白崇禧的高光时刻,1927年8月,直系军阀孙传芳在南京郊区的龙潭同北伐军展开了一场战役。这场龙潭战役也是整个北伐战争中最激烈,最具决定性的战役。
孙传芳事先利用南京江北河道纵横的水网做好密切准备,想学西楚霸王项羽来个破釜沉舟,将渡完江的船只全部运回到对岸,狂妄叫嚣:“彻底打败北伐大军,回南京上海过中秋!”
白崇禧让他的愿望落空了,在无锡指挥第一路军,与何应钦无形中造成夹攻态势,此役歼灭孙传芳部6万余人,他的主力部队消耗殆尽,自此退出政治舞台,也难怪国民党元老谭延闿写出这样一番对联赠予白崇禧: 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
但是实力与日俱增的桂系自然引起蒋介石警觉,北伐战争还没完全结束,蒋介石想着法子限制桂系军队,桂系自然不是“中央军”的对手,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汪精卫帮助李宗仁和白崇禧这个大忙,几人成功逼迫蒋介石下野。
宁汉合流后,蒋介石通过政治婚姻与宋美龄结婚,获得江浙财阀和英美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问鼎台面。通过“国军编遣会议”来收编白崇禧部,但白崇禧自然明白蒋介石心思,表示自己多年征战,身体抱恙,愿意率军屯边。
1929年,桂军擅自撤换湖南省主席鲁涤平,蒋桂矛盾激化,白崇禧虽然辗转逃回广西,但早就怀恨在心的蒋介石派来大军征讨,桂军被打得四散而逃。
白崇禧和李宗仁随后同汪精卫再次联络起来,联合阎锡山,冯玉祥等人向蒋介石发难,挑起“中原大战”,可谁知明确表示中立的张学良却倒戈蒋介石,最后的战局也显而易见,蒋介石取得最终胜利,自此,地方军阀再无实力同“中央军”一战。
1931年,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希望武人打天下,文人治天下。蒋介石将他无端囚禁,引得各路人马不爽,他们纷纷来到广州聚集发起抗议,逼迫蒋介石再次下野,桂军的李宗仁,白崇禧见状积极响应,于是就拥护蒋的政敌汪精卫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一时间蒋介石众叛亲离,他只得同意改组国民政府,自己向全国发布下野通电。
孙科(孙中山儿子)和汪精卫虽然掌握了南京政府,但只是有名无实的首脑,既搞不定以黄埔系为主的军队,又搞不定江浙财阀。顿时,全国各大军阀,土匪势力群龙无首,东北全境又被日本占领,内忧外患的局面让混沌不明的中国前途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孙科只好请蒋介石上台,重新掌控大局,蒋介石也和汪精卫达成了明面上的和解,1932年初,蒋介石再次复出,并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一职,这招以退为进被他玩得炉火纯青。
上台后的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加大对红军的“围剿”力度,在第五次围剿中,他派出百万大军,兵锋直指中央苏区,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蒋介石派军紧追不舍。
红军每到达一个省份,蒋介石就让当地军阀进行“绞杀”,一方面是想保存己方实力,削弱地方军阀势力,另一方面是借机收编一些地方军阀部队,当红军来到广西附近时,蒋介石部署了湘江追堵方案,让白崇禧充当重要角色。
白崇禧表面答应照做,将军队部署在桂北边境,湘江被织起一道严密的防护网,但他也知道蒋介石真实目的,便留了后手,派出军机监视“中央军”一举一动,对外则宣称是侦察红军。
他对部下这样说道:“ 老蒋非常恨共军,如果把湘江全部堵住,红军一旦过不了湘江,将会率军进入广西,蒋介石就有借口率军进入自己地盘,这样,他们在解决了红军之后,我们就是下一个目标,这种假道伐虢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我们既要防共军,也不可轻视中央军,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
湘江战役中,我军伤亡极其惨重,最后在英勇无畏的红军拼命搏杀中,杀出一条血路,这其中也有白崇禧的暗中相助,他为严密防御网中的红军打开了一个小通道,也正是这样,我军才获得喘息机会,蒋介石得知湘江留有一个大口子后,非常恼火,大骂白崇禧故意放走红军,势必会成为一个“千古罪人”。
为了做好善后工作,白崇禧立刻“领命”继续追击红军,当然只是枪声大,伤害小,没有给我军造成较大伤亡。
1936年,胡汉民病逝,蒋介石看到解决两广地区的时机已经成熟,便派人去广东为胡汉民吊丧,趁机找到粤系军阀陈济棠,要求后者把广东的军政大权交还南京,陈济棠没有接受,决定先下手为强,联合白崇禧和李宗仁以抗日名义反蒋。
很快两广军队被改称为抗日救国军进入湖南,蒋介石急忙调来两个军的兵力进行阻拦,眼看着又要爆发一场大战,但是蒋介石可以利用的大军只有区区10多万( 其余兵力分散多地 ),只能利用权钱分化广东内部派别,使得广东部分空军飞行员投靠自己,粤军的第一军军长余汉谋也拥护自己,粤军势力分化,陈济棠见大势已去只得逃亡香港,蒋介石想一劳永逸解决掉桂系,在经过多方调解后,双方才达成妥协。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宗仁和白崇禧放弃和蒋介石的个人恩怨,派出十多万大军前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这支队伍虽然武器装备上不如日军,但是打起仗来是出了名的勇猛,面对日军疯狂的进攻,他们浑然不惧炮火,以不怕死的精神威震日军,反复争夺失去的领土,日军也正是这时候才发觉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在后期爆发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台儿庄战役中,桂系都是正面硬刚日军,重创日军精锐部队,虽然是一方割据军阀,但在祖国危难之际能拼死杀敌报国,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毕竟抗日不是一个人的抗日,而是全国人民一盘棋。
蒋介石对白崇禧是喜恨交加的,蒋介石确实很佩服这个足智多谋的“小诸葛”,但奈何他是自己在国民党内的政敌,时常想取代自己,这是自己不能容忍的。
果不其然,解放战争进入尾声,蒋介石不顾众人反对,在南京召开了所谓的“行宪国大”,在明知自己能当总统的结果下,故意为选举总统和副总统定下调子,想让自己人孙科担任副总统,可是担任北平行辕主任的李宗仁担心解放军一路攻城拔寨,会很快将解放区扩展至整个华北地区,也想参与选举。
最终经过一番势力角逐,蒋介石不出意外地担任总统,而李宗仁也在白崇禧的帮助下成功登顶副总统宝座,这一下,蒋介石和桂系之间的矛盾更加难以调和了。
淮海战役爆发前夕,白崇禧就已经料到徐州附近将会有大会战爆发,守在这里的刘峙根本就不是陈毅和粟裕的对手,他也猜想蒋介石会让自己增兵指挥,许诺他徐州“剿总”的职务,虽然名字高大上,但是他也知道国军大势已去,很难再有大作为,此时坐镇指挥,不免成了马前卒甚至炮灰,他委婉拒绝前往前线战场,结局也如他所料,蒋介石的黄埔系被歼灭殆尽,桂系保存住了实力。
淮海战役的失利也让白崇禧等来了机会,当年12月底,白崇禧发布“人心,士气,物资都不可再战”的通电,陈述蒋介石统治不得民心,已经步履维艰,遂联合多方势力,再次逼迫蒋介石必须下野。
1949年1月21日,桂系终于等到这个 历史 时刻,蒋介石黯然下野,李宗仁出任代总统,白崇禧掌握军权。
解放军渡江前,李宗仁妄图“划江而治”,派出以张治中为代表的谈判团抵达北平,陈述他们的立场,被我党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经过20日的艰难谈判,双方签订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李宗仁却仗着长江天堑和部署在此的大军,一口拒绝,该讲的道理也说透了,只能动手了。
在毛主席一声号令下,百万雄师一举突破长江防线,李宗仁等人迅速逃往广西,白崇禧负隅顽抗,毛主席向前线将士下令:“白崇禧是国内第一狡猾军阀,务必追歼其部!”
1949年9月,白崇禧来到湖南衡阳,为了等到美国承诺提供的十个师装备,并且表明自己的作战才能,他不断进行最后反击,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和装备重创我军四野钟伟军的一个师,甚至让林彪认为他真的要反攻武汉,林彪对白崇禧有这番评价:“ 白崇禧是敌军将领中军事才华最出众的! ”
不过就算他再怎么抵抗,也阻挡不了我方气势如虹的百万大军全面进攻,很快,他也率部退回到广西。1949年11月20日,李宗仁见白崇禧指挥的桂系部队主力几乎全被歼灭,没有赖以生存的条件,只能乘坐专机飞往香港,随后前往美国。
他在临行前劝告白崇禧宁愿去地狱,也千万不要去台湾,尽管李宗仁苦口婆心相劝,白崇禧还反骂老搭档过于软弱,不似军人。
蒋介石此时也为白崇禧抛出了橄榄枝,许诺他只要来了台湾就给他高官厚禄,并为他送来价值不菲的金条,白崇禧见状真以为蒋介石需要自己,所以携带一家老小飞往台湾。
可蒋介石是个不折不扣的权术家,他完全是为了牵制逃往美国的李宗仁,才故意拉拢白崇禧,等白崇禧一行人来到台湾,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掌管实权,只是担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了蒋介石任意摆布的对象。
白崇禧在蒋介石的要求下,向李宗仁发布一封电报:“你若继续在美国休养,会耽误众多要事,应即刻解除代总统之职!”
但李宗仁看穿了蒋介石小把戏,既不同意辞职,也不愿意前往台湾,蒋介石和桂系军阀的矛盾由来已久,现在李宗仁回不来,就摆布白崇禧。白崇禧一家搬到一处派出所对面,明面上说保护他们全家安全,实则是保密局随时监视白崇禧一举一动。
白崇禧有找人一起下棋的爱好,可每次客人都要被保密局的人多番盘问,致使再也无人敢前来白府,有一次一群人明目张胆闯进他家中,检查家中一切物品,连地板砖都全部掀开,气得白崇禧去找蒋介石询问情况,没想到蒋介石也不隐瞒,直接说道:“ 就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每个来台湾的人,我都要让人彻查一遍! ”
白崇禧从来没吃过这么大哑巴亏,但自己已经没有同蒋介石扳手腕的实力,只能过起“笼中之鸟”的生活。
1952年10月,国民党一次重大会议上,很多国民党元老都被评为常务委员,而白崇禧并不在名单行列,他气愤不已,蒋介石明明许诺自己高官厚禄,现在却并没兑现承诺,自己好歹也曾是桂系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这老脸往哪搁,他亲自找到蒋介石讨要说法,蒋介石笑着说道:“ 哦,健生啊,我知道你找我何事,这是大会决定,我无权更改! ”
白崇禧这才发现有时候道理是讲不通的,对于蒋介石这样的政治人物来说,10句话,9句半都是假的。在随后的年份里,蒋介石对他的政治迫害愈加严重,例如列出他私自侵吞7万两黄金,370万多两白银,在徐州会战时按兵不动致使国军大变等罪状,白崇禧只好亲自给蒋介石写信,说自己多年来南征北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抵抗共军到最后一刻。
这番辩护才让蒋介石放他一马,但是只要他一想到白崇禧和李宗仁逼迫自己多次下野的场景就恨得牙痒痒,想找个时机除掉他。
身处台湾的白崇禧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感大事不妙,自己可能性命不保,于是在台湾媒体上发布不少谩骂性言论,李宗仁得知此事后只是笑笑,对着身边的程思远说道:“他有难言之隐啊!”
蒋介石知道李宗仁回国后,明白利用白崇禧制约李宗仁的计划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所以对白崇禧起了杀心。
白崇禧原本有个夫人,可于1962年就病逝,孤苦无依的他对一直照顾他的护士张小姐产生情愫,两人日久生情,但他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身体大不如从前,为了讨得张小姐欢心,他特意让手下去当地有名望的中医那里买点补药,蒋介石派去的侦防组组长谷正文得知这情况后,利用重金收买那名中医,加大药的剂量。
白崇禧年老体迈,对强劲的药力吃不消,1966年12月1日晚,张小姐如往常般来到白府,白崇禧服下中药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他赤身裸体暴毙于床上。张小姐已经不知所踪,也有不少人怀疑那位张小姐其实是蒋介石安插在白崇禧身边的特务,但是 历史 的真相已没人知晓。
为了顾全白崇禧最后的颜面,所有人都一致声称白崇禧是死于心脏病,蒋介石也将戏份做足,来到白府亲自吊唁,既没有授予白崇禧盼望多年的高官,也没有给他好的评价,只是平白无故来一句:“ 健生真是幸运,好福气,得到了善终啊! ”
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老搭档,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周总理给李宗仁这样一番评价;“ 他为国家做过两件好事,一是在台儿庄战役重创日军,二是回到祖国,感召台湾同胞! ”
反观白崇禧叱咤风云数十年,逃往台湾后成为一个“工具人”,实属悲哀,最后也因为老搭档回国,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失去该有的价值,落得个不明不白的下场。
民国号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过渡期,思想开化在当时成了最典型的现象。相比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当时确实是开放了一些。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残余依然没有被改变,例如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当时除了出自名门的小姐之外,其他女子依然生活在底层。
更严重的是,就连军阀太太,也不得不继续忍受自己丈夫有三妻四妾的事实。作为当时的军阀,白崇禧却一生没有娶姨太太,只有原配马佩璋配陪在他身边。在社会允许的情况下,白崇禧为何如此“老实”呢?难道真的是真情不移?
实际上,白崇禧没有娶其他女子,并不是因为自己对其他女子不动心。他也曾背着妻子在外面养了情妇,但妻子实在是大度包容,倒使得他羞愧得不敢再犯,所以最终都没有把其他女子娶回家中。这个不娶妾侍的军阀,背后有一个会做人的结发妻,倒使得他自己的名声都变好了。
白崇禧赶上了革命的好时机,凭努力立军功成了大军阀。而马佩璋家世背景很强大,从各方面来说,两人都是极为相配的。但两人还是开始于包办婚姻,马家看中了白崇禧这个有潜力的小伙子,希望他成为家中的女婿。白崇禧原先不怎么愿意,在见过女方的美貌之后,很快就点头同意了。
食色性也,白崇禧也并非完全不受美色诱惑。倘若不是马佩璋长得极美的话,这桩婚事也不一定能成了。按他这样的性子,像其他军阀一样娶多个姨太太才是正常的,而他又为何没有呢?世人皆夸他专情,但总归到底是妻子会做人。不然的话,他又就和其他军阀没多少区别性了。
当时正处于战争时代,军阀的小家也难以顾全。在新婚没多久之后,白崇禧就不得不离开家庭去往前线。马佩璋虽出门高贵,但却一点傲气都没有,把小家庭打理得妥帖和美。在外的丈夫因此极为放心,也很感激妻子的付出。
但他终究是经不住诱惑的,有副官为了讨好他,竟连自己的未婚妻都献给了他。夫妻俩聚少离多,白崇禧起先还能经受住诱惑,后来就直接把女子当情妇养了。随后该女子为他生下孩子,到了这个时候,白崇禧心中的愧疚越来越深,最终决定向妻子坦白认罪。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佩璋完全有资格发脾气怪罪。但她并没有,只是要求女子离开,她甚至还愿意把情妇的孩子当亲生孩子来对待。作为一个被辜负了的原配,马佩璋已给丈夫留足了面子。本就心中有愧,在得到妻子的谅解之后,白崇禧决心不再犯,往后也只和马佩璋好好过日子了。有妻如此,又何必需要那么多姨太太呢?
往后白崇禧收起了自己的风流心,不再垂涎其他军阀有三妻四妾,一心只陪伴他的好原配。马佩璋家世背景傲人,但在婚姻中,她只想做个合格的好妻子。这么会做人的名门小姐,也就成就了一个不娶姨太太的军阀。
1931年,白崇禧与副官的未婚妻,生了一个儿子。白崇禧兴奋不已,决心给王氏位份!白崇禧心意已定无人可改!
可赶来的妻子仅对白崇禧说了一句话,白崇禧便赶走王氏,从此对美女再也提不起兴趣。
1925年2月27日,书香门第出生的马佩璋父亲亲自找人,为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牵线搭桥,将其嫁给当时桂系风云人物白崇禧。
说起马佩璋,她知书达理,容貌出众,在当时同县男青年都爱慕她。可是父亲马健卿却女婿有着极高的要求,因迟迟没有找到中意人选,马佩璋甚至过了出嫁年龄。
好在,父亲眼光好,挑选的白崇禧是当时桂系的领军人物,年纪轻轻,功勋卓著。
就这样,两人结为夫妻。马佩璋虽出身书香世家,可是对于白丁出身的白崇禧家人,却非常尊敬,一家人相处非常融洽。
白崇禧与妻子,也是恩爱有加,羡煞旁人。
1931年,正值风云交际的危险时刻,白崇禧为了妻子的安全,便将其送去了香港,可万万没想到,这却成了一切错误的开始!
那段时间,白崇禧每天为了战事,心力交瘁。可是缺少妻子陪伴的他,每到深夜,总有一种孤独感袭来,让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于是,他总是深夜起来,叫上副官一起通宵下棋。
这些副官都是成了精的,很快就物色了几名漂亮女子,要送给白崇禧。
哪知道,白崇禧见了后,竟然扭头就走,留下了一脸懵逼的几个人。他们尴尬地以为自己会错了意,开始担心白崇禧会不会找他们算账。
就在大家忧心忡忡的时候,白崇禧身边的一名名叫许辉生的副官,却看出了门道。
他知道,白崇禧之所以看不上这几名女子,是因为她们背景复杂,白崇禧如今的身份,是不会随意相信一名陌生人的。
想到这里,许辉生顿时一阵激动,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许辉生有一名未婚妻王氏,两人从小相识,已经订婚。这位王氏容貌秀丽,比起那几名风尘女子,多了一份单纯的美。
如果将她送给白崇禧,白崇禧肯定要好好赏赐自己一番,到时候再也不当给人跑腿的工作,也要做一位可以使唤别人的人上人。
可是别人一个清清白白的黄花大闺女,怎么能够接受他这么无耻的要求呢?
可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方法,这女子竟然答应了!
果然,白崇禧对王氏很满意,为了保密,许辉生还贴心地给两人找了一处偏僻的院落,白崇禧就这样过起了金屋藏娇的美日子。
许辉生也没猜错,很快他就被提拔为广西边城警备司令官。
可没多久,白崇禧就高兴不起来了!
原来,王氏怀孕了!
白崇禧知道,如果让王氏将孩子生下来,那妻子一定会难过,白崇禧对妻子,其实充满了敬意。
当年战火连天,妻子以一己之力,保护了他所有的亲人,却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对于这份恩情,他深深记在心里。
就在他万分犹豫的时候,一件事的发生,让他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原来,王氏竟然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要知道,此时已经年近40的白崇禧,虽然在外叱咤风云,可没儿子却一直是他心中的痛。
也正因如此,王氏的这个儿子对他来说是真的太重要了。
于是,白崇禧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给王氏一个名分!随后,白崇禧不再避忌,开始带着王氏出入各种公共场所。
此时的王氏,早已做好进将军府,做一名高高在上的姨太太的准备了。
远在香港的妻子马佩璋在接到丈夫有了其她女子,两人甚至还有了孩子的消息时,气愤、悲痛交织在一起,她的心都快碎了!
可是,大家闺秀出生的她,也是有傲气和骨气,断然不会被一个无名小人断送了自己的婚姻。
她擦干眼泪,决定反击!
她在没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出现在了白崇禧的面前,虽然白崇禧早就想好跟妻子摊牌,可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妻子,他竟然话都说不出来。
他早就想到了,妻子无非就是一通大闹,自己只需要等她发泄完,再先斩后奏,这样妻子也没什么办法了。
可接下来发生的却是白崇禧始料未及的事。
马佩璋不哭不闹,她如往常一样温柔坚定地注视着白崇禧,说了一句话:“她必须离开,否则你的名声全毁了!”
这句话,唤醒了白崇禧最后的一丝理智,他突然发现,自始至终,妻子永远都站在他的角度,为他思考。
马佩璋看出了白崇禧的悔意,安慰他:“不用担心,她那边我来处理。”
对王氏,马佩璋也是柔声细语:“你离开,我会将你的儿子当成我的亲生孩子!”虽然王氏不乐意,可是随后白崇禧就命人收拾好了她的行李物品,将她赶了出去。
从此,白崇禧对马佩璋更是尊重有加,再见美女,白崇禧看都懒得看。而家里的大小事务,全交给了马佩璋处理,这就是他对马佩璋最深沉的回应。
马佩璋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虽然她一生为白崇禧生下6子3女,可是对大儿子白先忠,一直疼爱有加。
1962年,马佩璋因高血压在台北病逝。白崇禧悲痛万分,克服万难,以回族的礼仪下葬,连续40天,无论刮风下雨,都到妻子的坟边诵经。他悲凉的哭声让闻者痛心!
李白崇禧八字婚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白崇禧八字婚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